创意金融

标题: “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冲上热搜,校园里的贷款再迎强监管 [打印本页]

作者: 大河财立方    时间: 2021-3-22 07:35
标题: “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冲上热搜,校园里的贷款再迎强监管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沛 文 朱哲 摄影)3月17日,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公布,克制小贷公司对大学生放贷。这意味着校园借贷将被严酷管控,3月18日,#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的话题就敏捷冲上热搜第一。
早在2009年和2014年,学生信用卡业务和“校园贷”先后被叫停,但在严令监管之下,依托互联网金融的花呗、借呗、白条等产物,成为大学生选择超前消费的“香饽饽”,而超前消费让太多年轻人坠入了财务“深渊”。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监管的进一步增强,“斩断”大学生超前消费的渠道,或能让大学生消费观进一步回归理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强监管加码,“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冲上热搜
为了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3月17日,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其中明白规定,克制小额贷款公司、非持牌机构对大学生发放贷款;放贷机构外包合作机构也不得以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方式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借贷,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放贷机构推送引流大学生。
此消息一出,就得到广泛热议,因为按照此规定,花呗、借呗,白条等都在其范围,“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的话题也冲上热搜榜首。
据相识,大型互联网公司一般由旗下的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举行放贷。例如,蚂蚁集团旗下的“花呗”其得到牌照的主体是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借呗”对应的主体是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京东旗下“白条”对应的则是重庆两江新区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此外,美团、小米、百度等公司的相关平台均为旗下小额贷款公司提供借贷服务。
“为了给直播平台偶像打榜,欠下数万元网贷”“为了变美,不吝找到几个平台办理整形分期”……比年来,五花八门的网贷平台盯上了年轻人的钱包,尤其是大学生一度成为消费金融市场的“香饽饽”。
早在2009年和2014年,学生信用卡业务和“校园贷”先后被叫停,但面对长处的诱惑,一些正规的网贷平台和互联网平台也以大学校园为目的,精准收割“优质客户”,只管监管部门明令克制金融产物过度营销,但这一市场依然暗流涌动。
郑州航空管理学院一老师告诉记者,这种情况早就该管管了。他认为,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处于消费观创建时期的大学生很容易被不良平台催生的享乐主义所捆绑,陷入校园贷黑洞,一些违法平台为了谋取长处采用一些不正当本领“套路”年轻人,国家出此重拳,有助于规范金融借贷市场,更有利于配合学校和社会开展金融观教育。
观察:一个班48个人,42个人曾用过花呗等消费金融产物
“我第一次用花呗,是从洛阳到郑州的火车票,59.5元。”洛阳市一名大三学生小孟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他是在上了大学之后,才开始接触花呗的。他回忆,当时买高铁票的时候,蹦出了开通花呗的提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开通了。
小孟身边,与他一样开通花呗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这些高校学生告诉记者,一旦开通花呗后,面对消费的诱惑,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超前消费举动。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委托洛阳一高校老师,随机对该校一大二班级举行了随机观察,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该班级48个人,使用过花呗的占42个人,使用花呗时间最短的2个月,最长的就有2年多。“那些使用2年的,其实就是刚上大学就开通了。”一名学生私下告诉记者,上大学后,无论是交际还是恋爱,消费都有很大付出,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不想在一些场合失面子,花呗成了“临时救场”的好途径。
不外,随着比年来国家的大力整治和宣传,不少学生也已经认识到了超前消费的危害。根据班里统计,目前对峙使用花呗的只有12个,不少学生已经选择了关闭花呗功能。
也有学生反映,其实金融消费软件也有故意引导大学生超前消费的怀疑。“比如我关了花呗,在选择付款时,会出现开通花呗随机减免钱的情况。”有学生表现,为了“薅羊毛”,她又重新开通了花呗。
“如果大学生合理使用花呗产物,还是有好处的。”郑州2名大四的学生则向记者表现,目前她们正在一工作单元练习,练习工资2500元,“房租必要一次性交3个月,我们通过花呗交了房租,每个月还进去一些,也就不会再找家里要钱,增加家里负担。”
建议:厘清自身债务金额,争取家长谅解和提前偿还
其实,此前花呗称正在调整部分年轻用户的额度,倡导更理性的消费习惯;借呗早前也设立了“贷款岑寂期”。此次强监管的加码,也在部分业内人的料想之中。
不外,新政的出台,也让不少学生有了担忧。“我的花呗还有6000多元没还,现在分期了,每个月靠米饭钱或兼职往里面还一些。”小孟告诉记者,如果新政出台,他担心是否会强行让其全部还清?
记者相识到,上述《通知》同时表现,对于已发放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一是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制定整改计划,已放贷款原则上不举行展期,渐渐消化存量业务,严禁违规新增业务。二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排查,限期整改违规业务,严酷落实风险管理要求。
对于这个题目,一名老师认为:“超前消费对大学生来说,想要靠本身的能力还清有很大难度,建议学生向家长坦率情况,先让家庭将款项补齐,以后合理消费。”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花呗、借呗不再向大学生放款,不少大学生为了满足本身的欲望,可能会选择非正规平台贷款,造成更多悲剧。对一个有着巨大还款潜力、而暂时没有还款能力的群体,是否应该有更好的扶持办法和评判尺度呢?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也注意到,《通知》也并非“一棍子打死”,充分思量到了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的需求。
《通知》规定,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严酷贷前资质审核,实质性审核辨认大学生身份和真实贷款用途,综合评估大学生征信、收入、税务等信息;获取具备还款能力的第二还款来源(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表现同意其贷款举动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包管质料,严酷把控大学生信贷资质。
在业内看来,器重大学生金融服务工作,主动对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有合理需求的大学生畅通正规校园信贷服务渠道,用“良币”驱逐“劣币”,这样才能净化校园金融市场环境。
责编:黄鑫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光临 创意金融 (https://www.vipjinro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