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金融

标题: 国家脱手!防止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 [打印本页]

作者: 环球网    时间: 2021-6-21 05:25
标题: 国家脱手!防止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
泉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题:国家出手!防止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张千千
部分大学生因贷款追星、购买奢侈品等而深陷高额债务的变乱,近年来时有发生。这背后,不良网贷机构的推波助澜难辞其咎。
17日,国家出重拳整顿大学生互联网消耗贷款乱象:有关部门联合对外发布通知,禁止小贷公司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耗贷款;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大学生放贷,要实质性审核识别真实贷款用途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些举措,直指当前大学生互联网消耗贷款的乱象。
“有的产品只强调贷款服务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优惠,而不提服务费、手续费,不少同学在还款时大呼被骗。一些消耗贷款产品宣传时有不当诱导,一些同学抵挡不了诱惑,买了超出经济能力的数码产品、高档衣物等,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窘境。”北京某大学学生张昊轩对此深有感触。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部分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通过和科技公司互助,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虚假、诱导性宣传,发放互联网消耗贷款,诱导大学生在互联网购物平台上过度超前消耗,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必须坚决遏制互联网平台精准“收割”大学生的现象。
事实上,这不是国家首次整顿大学生贷款市场。过去几年,“校园贷”“裸条贷”等乱象时有发生,羁系部门出手,制止了P2P网贷机构的校园贷业务。此次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再次出手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耗贷款,有助于进一步规范大学校园金融服务,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专家表示,大学生消耗贷款市场乱象屡禁不止,一是学生群体缺乏足够辨识能力,容易落入诱导宣传陷阱;二是在校大学生的资金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而正规金融服务没有实时跟上。
记者观察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群体中,使用互联网平台消耗贷款的不是少数,主要用于着装、培训、旅游、购买数码产品等大件消耗品,消耗需求不断增加。
堵偏门的同时必要开正门。“规范和健全校园金融市场,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整顿力度,将‘偏门’堵严、堵实;另一方面要满足好大学生合理的金融需求,将‘正门’开大、开好,弥补高校金融服务的短板。”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此次出台的政策提出,为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耗信贷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辟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耗信贷产品,遵照小额、短期、风险可控的原则。
着实,十多年前,一些贸易银行曾在大学校园推行信用卡,但也出现了过度消耗、坏账率高企等问题,给学生和银行均带来了压力,贸易银行也逐渐退出了校园信用卡市场。
“学生敢通过互联网平台乞贷,是因为这是可以承受的‘小数量’。我们通常认为银行的放贷金额是大数量,不是学生的考虑范围。银行应切实考虑学生的需求特点,避免学生因无法获得合适的正规金融服务而去寻求高风险的产品。”一所医科大学的学生表示。
“应针对大学生群体开辟合适的新产品,如提供额度适中的信用卡、消耗贷款、创业贷款等,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金融消耗风俗。只有支持正规金融机构向大学生群体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合理需求,让‘良币’驱逐‘劣币’,大学生消耗贷款市场乱象才气得到彻底整治。”董希淼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光临 创意金融 (https://www.vipjinro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