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金融

标题: 国办: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提高高校毕业生个人最高贷款额度至20万元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融界    时间: 2021-10-14 05:15
标题: 国办: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 提高高校毕业生个人最高贷款额度至20万元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财税扶持和金融政策支持。加大中央高校教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支持力度。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做好纳税服务,强化精准支持。引导创新创业平台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大学生创业项目早期投资与投智。
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在校大学生提拔创新创业本领,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拔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二、提拔大学生创新创业本领
(一)将创新创业教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诲改革,健全讲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诲体系,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本领。创建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教诲特色示范课程。(教诲部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拔西席创新创业教诲教学本领。强化高校西席创新创业教诲教学本领和素养培训,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推动西席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讲堂教学。完善高校双创指导西席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的保障激励政策。实施高校双创校外导师专项人才操持,探索实施驻校企业家制度,吸引更多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双创导师。支持建设一批双创导师培训基地,定期开展培训。(教诲部牵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打造一批高校创新创业培训活动品牌,创新培训模式,面向大学生开展高质量、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培训,提拔大学生创新创业本领。组织双创导师深入校园举行创业大讲堂,进行创业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实践指导等。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创业者给予倾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诲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
(四)低落大学生创新创业门槛。一连提拔企业开办服务本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登记服务。推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财产园全链条发展,鼓励各类孵化器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放一定比例的免费孵化空间,并将开放情况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低落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入驻条件。当局投资开发的孵化器等创业载体应安排30%左右的场地,免费提供给高校毕业生。有条件的地方可对高校毕业生到孵化器创业给予租金补贴。(科技部、教诲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和地方各级人民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便利化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完善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强化对大学生的技术创新服务。各地域、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行室以及科研仪器、办法等科技创新资源可以面向大学生开放共享,提供低价、优质的专业服务,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行业企业面向大学生发布企业需求清单,引导大学生精准创新创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面向高校和大学生发布技术创新需求,开展“揭榜挂帅”。(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诲部、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政策。落实大学生创业帮扶政策,加大对创业失败大学生的扶持力度,按规定提供就业服务、就业救济和社会救助。加强当局支持引导,发挥市场主渠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创建大学生创业风险救助机制,可接纳创业风险补贴、商业险保费补助等方式予以支持,积极研究更加精准、有效的帮扶措施,及时总结经验、适时推广。毕业后创业的大学生可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减少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诲部、财政部、民政部、医保局等和地方各级人民当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
(七)建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客空间等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作用,面向在校大学生免费开放,开展专业化孵化服务。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团结有关行业企业建设一批校外大学生双创实践教学基地,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操持。(教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提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加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深入实施创业就业“校企行”专项行动,推动企业示范基地和高校示范基地结对共建、创建稳定合作关系。指导高校示范基地地点都会主动规划和布局高校周边财产,积极承接大学生创新结果和人才等要素,打造“城校共生”的创新创业生态。推动中央企业、科研院所和相关公共服务机构利用自身技术、人才、场地、资本等优势,为大学生建设集研发、孵化、投资等于一体的创业创新培育中央、互联网双创平台、孵化器和科技财产园区。(发展改革委、教诲部、科技部、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推动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财税扶持政策
(九)继续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诲的支持力度。在现有底子上,加大教诲部中央彩票公益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诲发展资金支持力度。加大中央高校教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将创新创业教诲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作为资金分配紧张因素。(财政部、教诲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符合规定条件的,在3年内按一定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都会维护建设税、教诲费附加、地方教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规定减免所得税。对创业投资企业、天使投资人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投资额,按规定抵扣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对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以及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按规定免征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做好纳税服务,创建对接机制,强化精准支持。(财政部、税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金融政策支持
(十一)落实普惠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商业可一连原则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服务,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题。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及贴息政策,将高校毕业生个人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20万元,对10万元以下贷款、获得设区的市级以上荣誉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者免除反担保要求;对高校毕业生设立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最高贷款额度提高至300万元;低落贷款利率,简化贷款申报审核流程,提高贷款便利性,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速产品和服务创新,为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金融服务。(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作用,以市场化机制促进社会资源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需求更好对接,引导创新创业平台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大学生创业项目早期投资与投智,助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康健成长。加速发展天使投资,培育一批天使投资人和创业投资机构。发挥财政政策作用,落实税收政策,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发展,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结果转化
(十三)完善结果转化机制。研究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结果转化服务机构,创建相关结果与行业财产对接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结果在有关行业企业推广应用。做好大学生创新项目标知识产权确权、掩护等工作,强化激励导向,加速落实以增加知识代价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落实结果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办法。加强面向大学生的科技结果转化培训课程建设。(科技部、教诲部、知识产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强化结果转化服务。推动地方、企业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加强合尴尬刁难接,拓宽结果转化渠道,为创新结果转化和创业项目落地提供资助。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利用孵化器、财产园等平台,支持高校科技结果转化,促进高校科技结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发展。汇集当局、企业、高校及社会资源,加强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涌现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标后续跟踪支持,落实科技结果转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一批大赛优秀项目落地,支持获奖项目结果转化,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效应。(教诲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税务总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办好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十五)完善大赛可一连发展机制。鼓励省级人民当局积极承办大赛,压实主办职责,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落实配套支持政策和条件保障。坚持当局引导、公益支持,支持行业企业深化赛事合作,拓宽办赛资金筹措渠道,适当增加大赛冠名赞助经费额度。充分利用市场化方式,研究推动中央企业、社会资本发起成立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专项发展基金。(教诲部、国资委、证监会、建设银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打造创新创业大赛品牌。强化大赛创新创业教诲实践平台作用,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丰富比赛情势和内容。创建健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联动机制,推进大赛国际化进程,搭建环球性创新创业比赛平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诲国际交流合作。(教诲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服务
(十七)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信息服务平台。汇集创新创业帮扶政策、财产激励政策和全国创新创业教诲优质资源,加强信息资源整合,做好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发布、解读等工作。及时收集国家、区域、行业需求,为大学生精准推送行业和市场动向等信息。加强对创新创业大学生和项目标跟踪、服务,畅通供需对接渠道,支持各地积极举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需求与投融资对接会。(教诲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宣传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须要性、紧张性。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域、各高校的好经验好做法,选树大学生创新创业乐成典型,丰富宣传情势,培育创客文化,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情况,形成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做好政策宣传宣讲,推动大学生用足用好税费减免、企业登记等支持政策。(教诲部、中央宣传部牵头,地方各级人民当局、各有关部分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地域、各有关部分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好本意见的贯彻落实。教诲部要会同有关部分加强协调指导,督促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强经验交流和推广。地方各级人民当局要加强组织领导,深入了解情况,优化创新创业情况,积极研究订定和落实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及时资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源自中国当局网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光临 创意金融 (https://www.vipjinro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