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金融

标题: 熟悉又陌生的信用卡——信用卡怎么来的? [打印本页]

作者: 哆啦云    时间: 2019-12-9 17:05
标题: 熟悉又陌生的信用卡——信用卡怎么来的?
小邦《财商系列》原创
现在但凡识字的成年人都听过或者用过信用卡。从数据看,中国信用卡发行量在过去5年大幅增长,只要在网上稍微搜索一下就会看到一大堆关于信用卡发行量的报道,例如: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59亿张,环比增长3.36%。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5.31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47张。”(华经情报网)
有天,一个在上海的互联网初创企业融资咨询公司的老板和我发牢骚,说她自己的信用卡各种逾期,被罚了几千块钱。
我当时挺好奇的,我以为一个平日里接触大买卖的老板应该挺明白如何玩转信用卡的。问多几句,发现其实她不是不懂信用卡,但偏重消费或者在资金比较紧迫的时候调动。她认为自己对信用卡是足够了解的。
边听她的牢骚,我边问自己,是否对信用卡也是一知半解的。
我的第一张信用卡是二十多年前留学时在当地银行开的卡。经过了这么多年,我大概能说出很多关于信用卡的东西,但我的强迫症又推着自己开始深入了解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信用卡了。
今天先探究一下信用卡的来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虽然银行早在16世纪就被威尼斯人发明出来了,但用卡替代货币去消费却是很近代才出现的。
史上首个用“Credit Card"一次的人是美国作家贝拉米。他在1887年出版的小说《回首往事》里11次提到了信用卡一词,虽然书里的意思并不是特指贷记卡。
到了19世纪初,美国陆续出现一种叫支付硬币的东西。
使用的场景例如,我和我家楼下的便利店说好了,我在他那里有个专属的赊账账号。我去买东西可以赊账,约好一星期结一次帐。每次买东西,我就拿出那个便利店发给我的支付硬币,在赊账小票上印出我的硬币的图案,这样就显示我买了一次东西和记录多少钱。
这种初级的赊账硬币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它不是专属某个人的,没有持有者的唯一号码或者名字。主要是方便商户记账用,使用的范围也很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慢慢到了1920年代,市面上出现了早期的支付卡。除了真的是卡片外,最大的发展是卡上显示了持卡人的名字和地址,还有签名。
在之后的二三十年,航空旅行卡和一般用途的支付卡,例如大莱俱乐部卡,陆续出现了。这时的支付卡除了持卡人的信息外,进一步确定了使用期限。他们都是指定消费对象和场所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
那到底是谁最终成功确立了现代信用卡的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答案是美国运通银行。世界上第一张真正现代的信用卡是1958年在加州的一个叫Fransno的一个市里发行的。
聪明的你会不会问,为什么是加州一个市?哈,原因简单又富有商业逻辑。
因为当时Fransno六成的市民都是运通公司的客户,然后市里的商户也愿意用运通的信用卡。于是一个消费闭环就形成了。
之后信用卡在美国迅速推广起来。曾经有好一段时间,各家银行为了抢占市场,直接把卡寄去给任何人,对于什么还款风险、坏账啊,根本不看。
听起来像不像今天互联网金融的盲目市场竞争啊......呵呵
终于在1970年,市场的混乱达到顶峰,被政府例法规管。可是,在法律生效的时候,大约有1亿张信用卡已经落入美国人手中。
1970年以后,只有信用卡申请可以通过群发邮件主动发送。意思就是让客户先申请,银行才发卡,而不是之前的银行直接印好卡寄给客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得不说美国确实引领着近代金融的发展。看到信用卡在美国为银行和其他各行各业带去丰厚的利益,其他欧洲发达国家也亦步亦趋。
美国以外的第一张信用卡是由英国巴克莱银行在1966年发行的。随后,德、法、瑞士等欧洲发达国家都发行了。
从全球来看,信用卡的普及还是经过了一段挺长的时间。直到1990年代,全球使用信用卡的模式和规模才和欧美发达国家一致。
为什么要普及这么久呢?
整个的信用卡的商业运作是经历从无到有的,特别是当时通信科技还不发达的年代,消费者和商户使用信用卡有很多手续,包括商户需要实时打电话给银行做一些核对等等。
金融环境的完善,流程的优化和科技的配合都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投入,所以其他欠发达国家就没有能力那么快普及了。
下一期我们继续谈其他信用卡好玩的东西。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光临 创意金融 (https://www.vipjinron.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