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贷款综合] 网贷求生:助贷不再是正规出路,小贷、消金或有“活路”

[复制链接]
逍遥王 发表于 2019-11-5 14: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贷转型的救命稻草——助贷,不灵了。
今年年初,随着《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175号文”的流出,助贷模式成为经历衰弱潮后,身陷窘境的网贷机构们的救命稻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时之间,各大网贷机构纷纷转型,并大肆宣扬自己的“新定位”,是助贷而非网贷。不少互金上市公司更是将助贷业务作为重点进行宣讲。
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助贷模式便因各种暗藏的乱象与风险,不再被监管认可。
时下正火的消费金融,其他持牌金融类型,以及小贷公司则开始成为监管层为网贷机构提供的转型新路径。
但是,对于当下幸存的网贷机构们而言,上述转型方向容易吗?转型的过程中,网贷机构们又将面临什么样的难点?
多位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网贷机构不管是转型小贷还是消费金融,都将面临重重阻碍。与此同时,新的乱象也将开始滋生。
未来或不再有助贷

近日,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的加快网络借贷机构分类处置工作推进会的会议内容,在互金行业流传开来。流出的会议内容指出:
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已进入攻坚阶段,后续工作要坚持以市场风险出清为目标,继续深入彻底整治。
对于已接入实时监测系统的427家网贷机构,应抓紧核查其按照监管办法和监管要求进行整改的情况,对于不符合金融信息中介定位的机构要尽早劝其退出。
下一步工作要坚定以退出为主要方向,压实股东、平台的责任,推动大多数机构良性退出,有计划、分步骤限期停止业务增量。
与此同时,会议称将支持机构平稳转型,鼓励有良好金融科技基础和一定股东实力的机构转型为小贷公司。对于极少数具有较强资本实力、满足监管要求的机构,可以申请改制为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持牌金融机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投中网表示:“进入四季度以来,监管层透露出来的与网贷相关的监管方向依旧没有变,都是以清退为主,这说明目前网贷整治退出已到了一个高峰阶段,且进度还会加快。”
另外,本次监管的内容相比此前的监管更加细化,也对转型小贷与消费金融的网贷机构提出了一些要求,这说明监管的方向越来越明确,对于网贷机构整治和清退的政策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确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透露的转型方向中,一直被各大网贷机构视为重点转型方向的助贷,却不在此次监管部门提及范围中。
对此,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车宁对投中网坦言:“即使监管不直接把助贷作为转型路径的一种予以剔除,单从转型的操作方式和如何衡量结果来说,转型助贷都是非常艰难的。甚至可以说,即使能“成功”转型助贷也未必是一个终极的结果。”
“175号文”下发之后,网贷机构之所以纷纷选择助贷,而未选择网络小贷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在车宁看来:
一是因为助贷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牌照要求,门槛相对较低;二是在3种转型方向中,助贷模式与P2P模式最为相近,对于平台而言,选择助贷,其经营生态会继承得相对较好。
此前,北京商报在一则报道中称,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透露,助贷不在此次转型范围内是因为:“助贷业务在当前属于整治过渡期,很多机构做的助贷业务类似于没有牌照的融资担保业务,未来或不会再有助贷一说。”
而回溯过去10个月,助贷一直都仍是网贷机构转型过程中高举打的旗号。
助贷曾是网贷机构救命稻草

2018年下半年,伴随着网贷行业第三波断崖式下跌,网贷机构迎来行业发展中的至暗时刻。
为化解与防范风险,监管层重拳出击,对网贷行业实施严格监管,并积极引导网贷平台进行转型。
今年年初, 透过175号文监管层已经明确提出,各省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联合工作办公室,应积极引导部分机构转行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
一时之间,三种转型方向中,门槛最低的助贷模式成为各大网贷机构转型的第一选择。
然而,看起来很美的转型方向,在实际操作中却并非易事。
稳定的流量,优质的资产,过硬的风控是资金机构与助贷机构合作重要条件。但现实是大多数由网贷转型而来的助贷,并不能同时具备以上三种能力。
曾有行业从业者在接受投中网采访时称,助贷市场“二八分流”及其严重。实力较强的助贷机构,资金负责人在办公室坐着,便有资金机构排队上门寻求合作,而中小机构却很难拿到资金。
因此,中小助贷平台不得不通过以自身或寻求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进行兜底的形式,寻求与资金机构合作。这种违规操作,产生了的一定的风险及乱象。
“监管之前鼓励转型助贷,是给P2P指出一条路,但现在的问题是,在转型助贷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风险。”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说,在助贷业务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大量的助贷机构进行兜底,资金机构的核心风控外包,这极有可能把以前原民间金融的风险传递到持牌金融机构身上。因此,从监管的角度来看,目前已经不太提倡网贷机构转型助贷。
金融分析人士毕研广也称在助贷模式中存在诸多乱象:“在整个P2P行业清退、转型期,很多平台在业务模式上无法有效区分其是助贷、金融科技还是网络借贷平台,有的更是一团糟,资金、账目完全都混同在一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乱象引发监管重视,如今助贷模式已然进入监管层的视线范围内。
比如,北京银保监局就已发布《关于规范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类业务及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通知》,要求银行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审慎制定准入标准,合作机构准入应报总行审批,严禁未经授权开展合作。
浙江银保监局也曾发文规范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要求银行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
厦门亦对助贷机构展开排查,要求从事金融活动、提供金融信息中介和交易撮合服务,必须依法接受准入管理。
转型消金、小贷也并非易事

曾经备受网贷机构追捧的助贷模式,如同昙花一现。那么,曾在转型助贷模式中折戟的网贷机构吗,转型消费金融与小贷,容易吗?
业内人士的统一观点是,不简单。
首先,如何解决网贷业务的存量问题,就是横在网贷机构转型消费金融或小贷面前的第一座大山。
“转型为持牌机构,前提是把原来P2P的风险进行出清,但其实不少公司做不到这一点,包括一些大平台,因为存量大,所以在风险出清的过程中,隐藏的风险也很大。”于百程告诉投中网。
另在于百程看来,即使网贷机构有能力进行风险出清,但鉴于消费金融机构的成立条件及牌照申请资质,网贷机构们多数也未必能拿到牌照。
对此,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亦持同样的观点。
其次,解决存量业务后,转型消费金融与小贷的网贷平台们,能否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也是需要考量的问题。
“就消费金融而言,国内的居民杠杆率已经不低,虽然消费市场还在增长,但增长的势头已经开始往下掉。”车宁对投中网表示,在此大背景下,消费金融的市场还能往前走多少值得思考。
此外,银行当前正大力推进零售业务,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在争抢头部用户,中小消金公司在“市场下沉”。在硝烟弥漫的消费金融市场已没有太多后来者可以挣扎的空间。这客观上也对于转型消费金融的网贷机构形成一定的挤压效应。
车宁还称,对于大部分网贷机构而言,一直以来其优势是吸收资金,而风控与贷后管理能力一般,但若转行为消费金融或小贷公司,相当于网贷机构放弃了自己的优势,不能进行吸储。而是用自身的资金进行放贷,这对于网贷机构来说,是一个大的转型,网贷机构在转型过程中是否有能力驾驭风险,极具挑战。
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则称,从牌照门槛来看,消费金融公司门槛远高于小贷公司,如非金融机构作为主要发起人时要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等,只有个别巨头系P2P平台有望达标,一般的P2P龙头,基本会向小贷公司转型。
另外,薛洪言提及,事实上很多P2P的优势在资金端,既有庞大的出借人群体,资产端实力一般,但转型持牌放贷机构后,资金端优势不再,若在资产端缺乏核心竞争力,将面临比较大的竞争压力。
但转型难并不就意味着网贷机构别无选择。
“除了消费金融公司和小贷公司,P2P平台还可以申请私募牌照,以及基金销售、保险经纪等牌照,继续在资管领域发力。”薛洪言对投中网补充道。
另需一提的是,网贷圈内一位从业的多年的资深人士告诉投中网,为求自保,各家网贷机构势必密集推进转型。可以预测的是,在转型过程中,由于业务连续性上的要求,原有业务与新业务之间的过渡,势必有规范之外的一些手段作为支撑,这极有可能导致一些新的乱象。
但他同时也称,由于现在市场上的机构已经大幅度的被出清,且只有427家平台接入实时监测系统,这其中可能也有部分平台实质上已不具备运营能力。再刨除一些准备备案,而不选择转型的平台。因此,从规模上来说,乱象不一定会引起特别严重的后果。
P2P网贷已如笼中困兽,在2019剩下不到60天里,有多少机构可以抓住小贷、消金的救命之绳,安然进入2020年呢?(文/晨曦 来源/投中网)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创意金融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全国服务微信/QQ:

731804575

公司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通汇街345号

运营中心:成都市锦江区通汇街

邮编:610066 Email:wxcydz#qq.com(把#换成@)

创意金融仅提供平台服务,所有贷款产品及展示信息均为互联网采集。贷款属于借贷行为,本站不提供代办服务。借款风险自理,责任自担。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035号  蜀ICP备170065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