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贷款综合] 跳楼自杀后,催债电话仍在打来:正被网贷逼上绝路的青年们

[复制链接]
及动 发表于 2019-12-9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使用网络信贷,借钱购买或享受超出他们支付能力的商品或服务。相应的债务风险也显露出来,他们有的被债务压垮,有的借此“变得更有出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016年3月23日,河南郑州大学校内的网贷广告。


“当你们看到这个的时候,我应该已经走了。”用了一句遗书常见的开头,南京一名刚走出校门两个月的211大学毕业生,从某酒店28层纵身一跃,人生终止在23岁。
具体原因不详,在他坠亡前发出的信息中,带有抑郁症的字样。但媒体最新的报道中,调查其在跳楼前1年时间里,从10家上征信的持牌金融机构贷款36次,累计获得贷款7.2万余元,去世时还有9笔共21543元贷款未还清。去世后数天内,其家人告诉媒体,仍在不断收到贷款平台的催收电话。其父透露,曾在今年4月收到他的短信,得知其欠下大约9万元校园贷。
另一则消息称,多名在校或已毕业的大学生接到冒充“贷款平台客服”主动来电,以“注销在大学期间曾注册的网络贷款平台账号”为由,被骗几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当地警方称,被骗的资金也全是贷款而来。
几乎在同一时段,湖北省官方发布政策,将力争按照每个学生消费贷款5000元左右的标准,向全省大学生投放80亿至100亿元消费信贷,满足大学生正常消费信贷需求,以强有力的正规金融供给驱逐不良网贷毒瘤。
无论多少悲剧发生,监管如何禁止,外界如何批判,似乎都无法阻挡消费信贷向更年轻的人群扩散。
他们更早地看到了更大的世界,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物质匮乏的经历,有父母做经济后盾,更重要的是,无论他们是否有实力还款,他们都能很容易借到钱。这一切让他们很难抑制消费的冲动。
坊间流传的一份汇丰银行调查称,中国“90后”的人均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工作的“90后”平均负债约12万元。虽然其准确性遭到质疑,但多家机构的数据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个趋势的可能性。
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曾在2017年中国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中称,彼时中国近1.7亿“90后”中,开通消费信贷业务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拥有该消费信贷产品。
一家美国上市的金融贷款平台数据显示,中国申请消费贷款者中约85%是1980年后出生,其中,24%是“80后”,7%是“85后”,37%是“90后”,12%是“95后”,4%是“00后”。另一家平台消费调查显示,中国“90后”在借贷市场上的占比高达49.31%,在亚洲同龄人中排第一。其中有28.57%的人使用消费贷款,是为了偿还其他贷款。
大学生深陷网贷,母亲痛哭求助

在搜索引擎输入“网贷 求助”,立刻会跳出各个论坛的结果,里面是各种各样脉络相似的故事。
18-23岁的年龄段,已经成人,但大多并未走出校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攀比、赌博、创业失败等等,在网贷平台借款,过上短暂的无忧时光,逾期还不上,在更多平台借款以贷养贷,无力偿还四处求助,结果有的成功还款上岸,有的坠入无尽深渊,选择用极端的方式满怀悔意地离世。
这些故事里,就有胡同学。但他并不知道,因为发出求助的是他的妈妈。
“求助:孩子网贷上瘾,已经替他还了小十万,又有了,我该怎么办?”这句话,胡妈妈不知道复制了多少个论坛、在线法律咨询网站,这些地方以前她从来不了解,也没想到有一天会用上。
外人看来她是一个孩子上了大学,完全“解放”的妈妈。暑假的时候,邻居问她孩子回来了没,她就笑笑,“回来了,天天在家宅着。”其实不是,是她和丈夫不让儿子出门,如果出门,就再也不管他。
儿子所在的大学,用胡妈妈的话说,并不太理想,而且在湖北,而他们一家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
“真后悔,当时不应该让他去那么远的地方,又不是什么好大学,还不如就在本省看着放心。”到现在她也不知道儿子借的钱,都花在了哪。“出去吃饭、玩,花了。”这是他们得到的答案,再问就是不说话。
今年寒假回来,儿子就心神不宁,总是躲在自己屋子里,问了几次才知道,在几个平台贷了款,还不上,打电话催收的人说,再不还就“给你爸妈打电话”“找你们学校,让你毕不了业”。
“那么大个小伙子,说的时候都哭了,害怕得很,我们说了他几句,就把存款取了出来,还上了。没想到又借了,这次连悔恨的意思都没有。”
发完帖子后,胡妈妈就收藏起来,她希望有人跟她说解决的办法。
“送到杨永信(备受争议的网瘾戒除师)那儿,电一下就好了。”
“关起来。”
“是不是马上就要上广告了?”
“活该!”
“不用管,让他自生自灭去。”
“报警吧。”
有用的,没用的,她找不到答案,只能选了那条“关起来”。
后来的一天,她推门进去,看见儿子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目光呆滞,就害怕了。她想起搜索“大学生网贷”找办法的时候,看到过那么多被威胁拍裸照、签协议而抑郁、自杀的人,一下子腿就软了,抱着孩子一直哭,刚开始儿子没反应,过会儿也开始大哭。
“有那么一个瞬间,我还有点自责,要是自己有钱就好了,儿子就不用出去借。”
“还上了,两万多点,这段时间看着不错,还偶尔会给我打电话,说周末去麦当劳找了个兼职。”胡妈妈说这次应该是不会再借钱了,然后勉强笑了笑,没说话。
胡妈妈看到的新闻,最早引起舆论反响的,应该是2016年3月因赌球向网络平台借款,欠下近60万元的21岁大学生跳楼身亡的消息。那时起,“面向学生”的校园贷的黑纱才逐渐被揭开。
紧接着教育部与银监会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然而,当时虽然平台们有所收敛,但校园贷之风并没有立刻得到遏制。向原本不具有偿还能力的大学生发放贷款,被很多网贷平台和小额贷款机构视若“蓝海”。消费需求强烈,有家庭经济实力做后盾,不会算背后实际需要支付的高额利息和手续费,这些意味着“市场广阔、风险可控”,简单说就是钱来得容易。
当“一秒放款”“任你花”字样的宣传单在校园和网站页面上铺满时,求助的种子往往被一同埋下,成为后来或被广泛知晓,或在角落埋藏的不幸。
此前,一位网贷平台的负责人曾坦言,因为沉迷网贷而走向悲剧的年轻人,大多出生在经济条件比较一般,甚至不太好的家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你会发现这些网贷悲剧中,有好多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他分析,“背后的原因说起来比较复杂,但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可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多内心的需求一直被压抑,但同时又受到父母可承受范围内的溺爱。前段时间一直在说的‘寒门贵子’,很多是这种情况,一旦走出家庭,看到更多的诱惑和同龄人之间的攀比,欲望就会被放大。然而,一旦出现债务数额比较大,就超出了家庭可承受范围,更容易无路可走,迈向极端。”
“毒品”现金贷:披着互联网外衣的高利贷

2017年10月,一家在线消费分期平台在美国上市,引起了大范围的舆论声讨,这家公司就是趣店,其前身“趣分期”正是靠校园贷起家。
就在趣店赴美上市前,校园贷业务已经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力整治被明令禁止。多部门强调“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彼时的趣店,早已转型。根据其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主营业务为现金贷和消费金融业务。
现金贷,是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简称,是针对申请人发放的消费类贷款业务,借款、还款方便灵活,资金快速到账。根据监管要求,现金贷的年利率必须控制在36%以内,但媒体曝出其2016年59.5%的借贷交易中,年利率都超过了36%。更有媒体调查称,其现金贷产品“来分期”,实际年化利率高达10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吸血鬼”“出卖灵魂的收割机”成为趣店上市的标题,其从早期的校园贷到转型后经营高额利润的“现金贷”。分析认为,虽然其宣布暂停校园业务,退出曾重金布局的校园分期市场,但二者的目标群体,则有着密切相关。
“经过无论是媒体调查还是其他多个层面的验证,虽然趣店转向非校园市场,然而新系统并没有完全排除学生贷款,同时校园贷时代累积的用户仍然占据着巨大的借款比例。”有文章点出其中的关键。
很快,在短暂上涨后,趣店的股价开始了漫长的下跌期,直到2018年年底才开始缓慢反弹。
趣店的上市和其创始人罗敏在采访中所言“用户借钱从不催收,就当送福利”,把此前闷声发财的现金贷推至幕前。
早在2015年,现金贷就开始在网贷领域风行,用行内人的话说,就是“来钱快”。在现金贷的外衣下,藏着众多高利贷,表面利率和实际利率相差几倍、十几倍;借款1万元,实际到账只有几千块的砍头息(给借款者放贷时先从本金里面扣除一部分钱,这部分钱称之为“砍头息”);逾期后采取恐吓、骚扰、侮辱等手段的暴力催收……
“很多同行选择了现金贷,利润来得简单粗暴,风险也显而易见。行内的人都看得明白,这种业务迟早会被监管整治,但在那之前,坦白讲,确实是暴利。所以,一些经营比较合规的平台相对谨慎,风格比较激进的就会冲进去。那两年还有很多新的玩家进来,就是为了赚一把就走。”一位老牌的网贷平台负责人曾坦言。
果然,在层出不穷的悲剧中,现金贷频繁出现,成为把众多年轻人拉入深渊的“魔鬼”。
占整体消费40%,着迷借钱消费的Z世代

就在湖北省宣布要满足大学生正常消费信贷需求,按照每个学生消费贷款5000元左右标准,投放80亿至100亿元消费信贷时,立即有声音跳出称,给没有还款能力的学生提供消费贷款,不论是不是高息,都会给更多的年轻人养成借贷消费的习惯。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曾在去年底于公开场合提出,隔代之间储蓄率的变化,也借助于新金融科技,使得消费信贷发展非常快,甚至有一些是过分诱导年轻一代提前消费、借贷消费。“这个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金融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人口现象,这个可能会带来重要的影响。”
有美媒在今年8月刊登题为《中国Z世代对借款着迷》的报道,称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初的中国“Z世代”,尚无任何收入亦无任何信用记录,还是“菜鸟”消费者,但仍能轻松从银行、金融科技初创企业、P2P贷款平台和其他缺乏监管的渠道获取借款。
Z世代是欧美流行用语,是指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他们又被称为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统指受到互联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计算,中国1995年到2009年出生的人口(Z世代),总人数约为2.6亿人,约占2018年总人口的19%。其中,“95后”约为9945万人,“00后”约为8312万人,“05后”约为7995万人(未计入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侨数据)。
腾讯QQ广告在2018年12月发布的《Z世代消费力白皮书》预计,到2020年Z世代将占据中国整体消费力的40%。18至22岁的Z世代中,有35%的收入来源不只有家人提供,还有校外兼职费用、勤工俭学、奖学金、二手物品转卖……他们会赚钱也能花钱,每月可支配费用有3501元。
Z世代一出生就生活在互联网世界,虽然年纪小,但在直播平台、自媒体扎堆的社交媒体环境里,他们自然对彩妆、饰品、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潮流产品消费开始得也早。而且,各品类几乎已经和作为“95前”的上一代接近持平。
根据上述白皮书的数据,60%的Z世代希望通过买买买来吸引同好、融入圈子,更有57%的Z世代还抱着这样的态度:“别人有的也得有,不想被嫌弃”;在“独一代”成长背景的前提下,“我是谁?我想成为谁?”这样对自己人设的寻找也是Z世代的重要消费动机;大于50%的Z世代认同花钱是为了获得幸福感和更有品质的生活,他们更追求“当下”的快乐与满足。
31%的Z世代开始使用分期付款,并且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在这种消费习惯下,奢侈品、潮牌也就自然成了Z世代取悦自己、提高生活品质的主要消费对象。“8%的Z世代拥有爱马仕包包、7%的Z世代拥有普拉达包包。”该白皮书称。
“别再盯着千禧一代(出生于1982年至2000年之间的人)了,Z世代已经到来。”这一现实开始被越来越广泛地认同。
麦肯锡把年轻人们在奢侈品市场的表现,解释为“近年来数量急剧增长的中上收入家庭”。也有外媒分析,他们成长于中国经济强劲扩张的时期,往往集父母和家人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与前几代人相比,这些愿意活在当下的年轻人生活得更加放松——几乎没过过苦日子,乐于享受舒适的生活。
但实际上,非中上收入家庭同样有着强劲的购买力,即便是在奢饰品市场。那些在网络平台借钱的大学生,或刚刚走出大学不久的年轻人,最终流向奢侈品的不在少数,而正如前文列举的悲剧,他们的消费与家庭收入并不匹配。
让年轻人更自立,也埋下债务隐患

而消费信贷,包括上述白皮书中所提到的分期付款,让这种不匹配成为可能。
此前清华大学发布《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29岁以下年轻人成为中国消费信贷主体,其中绝大部分人月收入5000元以下。
一家规模较大的消费金融平台透露出调查得出的用户画像:22-30岁为主、二线以下城市、有稳定工作、收入不高、支出占月收入比例偏高。他们愿意提前消费,消费欲望虽然也受控制,但诱惑太多,消费点太多,会在入不敷出时,需要分期、信用额度进行周转或平滑一下,来补贴日常开销,或透支消费需求。
“以美国的经验看,借贷消费并没有把美国人毁掉。与此相反的是,研究表明,更多年轻人和家庭因为借贷月供而培养了越来越好的财务纪律,理财文化也是在月供的压力下形成的。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月供压力不一定是个坏事,它也可以让年轻人变得更有出息,更会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华人经济学家陈志武认为。
陈志武表示,消费金融让原本只有富人家庭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进入到了更多中等收入家庭。消费金融不仅让企业获得了盈利,而且缩小了不同阶层的差距,有利于社会和谐。
这就是消费信贷的另一面。在一部分年轻人身上,并没有发生毫无节制的贪婪消费导致陷入借贷泥潭的恶果,而是“变得更有出息”。
林同学刚毕业,但她并没有工作,而是开始准备再次考研。
跟在学校时毫无心理负担完全不同,毕业后单纯准备考试的日子刚过去半年,她已经心烦气躁。
“别人都开始工作赚钱的时候,自己还是个无业游民,要伸手跟家里要钱。虽然是准备考试,但是说起来自己都没底气。谁也不能保证这次就能考上,压力成了双倍的。”林是一个普通家庭的独生女,父亲说,养她一辈子都没问题,这话让她听起来更别扭。
她做了个家里都反对的决定。在一个大平台申请了一笔3000元的贷款,自己偷偷去了一趟服装批发城,买回一大包衣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有个认识的初中同学,在做直播卖货,生意挺好,我上学的时候还给她客串过模特。”在父母看来当然是不务正业,这也是她用网贷的理由,“不用看眼色”。
半年了,她白天学习,晚上直播卖衣服,上个月的收入是2300元左右。“不算多,但是自食其力的感觉很好。”第一次借的钱早就还上了,第二次借了5000元,她开玩笑地把这叫做“扩大再生产”。
“还钱没问题,还能买点自己喜欢的化妆品和衣服。通过直播把我的衣服卖出去,再通过直播把别人的衣服买来。”他父母后来就没反对过,因为“觉得她过得还不错”。
当然,对于年轻人借贷消费的积极作用,业内也有不少反驳,“金融的模式试图将年轻人未来的收入贴现,但未来收入是难以估算的,年轻人尤其是这样。如果实际的未来收入低于预期,就会出现违约。而未来收入贴现提高现在的购买力,会抬升消费的价格,抬升经济的整体运行成本。”
而外媒的关注中,同样提出了种种担忧。
“中国千禧一代对借贷的宽松心态,对贷款、品牌营销机构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但长远来看,这种思维模式可能导致更大的风险,因为‘这会让中国急剧膨胀的债务雪上加霜’”。
“他们的未来可能隐藏着更多压力与危机。据保险公司Manulife的报告显示,从负债率来看,中国的千禧一代可谓亚洲最高,他们承担的债务是收入的18.5倍,远高于父母一代。”
“此外,从2016年起,中国放宽了生育政策,这意味着千禧一代不仅要赡养父母,还要抚养更多的子女。”
“值得警惕的是,面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这种热衷于消费的理念,或许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埋下隐患。”
“这意味着未来的劳动力人口将承受比以往更大的金融压力。”上述媒称。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精彩评论20

正序浏览
 楼主| 工行贷款提额 发表于 2019-12-9 15: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网贷太害人了,
工行贷款提额 发表于 2019-12-9 15: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分析太片面,为何不提及什么导致年轻人要去网贷?
花呗白条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12-9 15: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朝阿弥陀佛[祈祷][祈祷][祈祷]
网贷快讯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12-9 15: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吃人
哆啦云 发表于 2019-12-9 15: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应该枪毙网贷,信用卡,花呗
玩卡联盟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12-9 15: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取消网贷平台治标不治本。
VIP金融,综合金融实战团队,专注信用卡网贷支付实战分享!
本文来源于VIP金融 www.vipjinron.com,欢迎大家下载学习。
如果您没有V币需要充值,可以直接在线充值,
点击充值
如果你需要加入VIP会员,可以直接在线开通点击开通
网贷快讯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12-9 15: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要借钱花呀,没钱省着用,小时候爸妈教育赚一块最多花六角
办卡提额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12-9 15: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呼喻取消网贷平台
网贷快讯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12-9 15: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死都不怕还怕还贷款,哎还是太年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90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创意金融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全国服务微信/QQ:

731804575

公司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通汇街345号

运营中心:成都市锦江区通汇街

邮编:610066 Email:wxcydz#qq.com(把#换成@)

创意金融仅提供平台服务,所有贷款产品及展示信息均为互联网采集。贷款属于借贷行为,本站不提供代办服务。借款风险自理,责任自担。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1035号  蜀ICP备17006511号-1